(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14日电(王 丽 徐志强)连日来,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一派忙碌景象,开江在即,渔民们加紧修补渔网,检修渔船,为今年的生活有新的企盼。
一首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织网捕鱼唱出生活美。沉浸在欢歌笑语中的赫哲人,在通往幸福生活的路上,阔步向前,步履铿锵。走进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赫哲人吴福胜和他的家人这几天一直忙着修补渔网,大家围在一起,精心查找渔网漏洞的地方,及时用梭子进行织网,穿线、拉线、打结……反复缝织,大家修补渔网的手速并不比机器慢。承接了祖辈留下来的手艺,赫哲人自然也要传承下去。现场吸引了年轻人围观,不少人在现场开始认真学习织网。如今,吴福胜的家人在空闲时间都能帮忙分担工作,或绕线或织网。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村民赵宝芹说:“春季要开江了,在开江之前,我们都要做好准备,把新网装好,旧网也都补好,开始准备下江,到正式下江的时候都忙,没有时间补网了,这期间就需要把网都补好了。”
赫哲渔民几乎一年四季都以水为伴,以渔为生。在长期从事捕鱼生产过程中,传承下来科学的生产经验。惊蛰忙织网,春分船验上。赫哲人吴福胜和他的家人又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对渔船的各种隐患进行及时处理,修理发动机,重新上漆,趁着晴好天气抓紧修复渔船,为开江“备战”,保证江上捕捞作业时能顺利拉网。在今年4月份中旬左右,将会有鲤鱼、鲫鱼、鳌花、白鱼等众多冷水鱼被捕捞上岸,届时,可大大丰富同江百姓餐桌。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村民吴福胜说:“今天我们早早地把渔船修好,网具修好,准备下江捕鱼,等待冰排没有了,我们就下江了,及时维修渔船,为了今年有好收成,多打鱼。”
赫哲族经历了从几近消亡到定居渔猎、从单一捕捞到渔农并重,再到目前多产业并举发展的历史性变迁,赫哲族人勇敢无畏的生活态度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希望,渔业村的美好生活就是最好的佐证。
同江市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同华说:“今天非常开心,跟着家人一起参与补网、修船,为下江打渔提前做好准备,也为了得到一个好的收成。现在我们赫哲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船的马力比我小时候的马力大了很多,而且它的安全性能更高了。作为年轻一代的传承者,我们热爱家乡民族文化,我们将会把家乡的民族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为我们当地家乡的旅游事业起到推动作用,我们也将会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赫哲族文化传承的队伍中。”
同江市从政策扶持等方面鼓励引导赫哲族渔猎生活方式的保留。从“船”、“渔”、“鱼”多个角度,展示出原汁原味的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成为核心的旅游吸引力。现如今迈进新时代,同江市擦亮生态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赫哲人们脸上洋溢着“稳稳的幸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