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报告多起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路边的毒蘑菇千万不要采-世界热头条

深圳晚报   2023-04-11 09:12:59


(相关资料图)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郊野公园发现白毒伞。

白毒伞。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4月11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疾控)近日,深圳随着降雨增多,野生菌进入生长旺盛期。4月10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疾控中心获悉,我市最近已报告3起因市民自行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2起高度怀疑由误食白毒伞引起,患者目前仍住院救治中。深圳疾控提醒,许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而难以区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严重危害生命健康。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办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深圳郊野公园已发现白毒伞

据疾控专家介绍,致命鹅膏,俗名“白毒伞”,它的毒性极强,成年人食用几朵,有时甚至只食用一朵也会导致严重的脏器损伤,病死率可达75%。今年4月,龙岗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在龙岗区嶂背郊野公园发现了白毒伞。根据往年调查结果,在梧桐山、凤凰山、银湖山、碧岭等地方也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误食毒蘑菇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精神亢奋、抑制、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肝脏、肾脏损伤。其中,白毒伞引起的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病急,病死率较高。

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均不靠谱

疾控专家提醒,野生毒蘑菇的鉴定需要专业人员借助实验室的专业仪器。民间流传鉴别方法,例如:“颜色鲜艳的,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等,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深圳疾控表示,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首先,不要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其次,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要注意;再次,禁止餐饮服务单位自采、加工、售卖野生蘑菇,确保公众饮食消费安全。

如果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刻呼叫救护车或前往正规医院诊治。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