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阅读之灯,在台州何以长明?

钱江晚报   2023-04-21 12:15:31

4月18日9点,台州市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的大巴车,缓缓开进了临海沿江下岙小学。

打开车门,车厢里有三面书架,摆放着约2000册图书,大多是名著、少儿读本。下课后,孩子们有序地进入车厢,挑选自己中意的书。


(相关资料图)

挑好书,办完借书手续,回教室的途中,同学之间聊着各自手里的书。他们期待着下个月,大巴车再来时,可以把旧书归还,借新书看。

这是“汽车图书馆”4月的第12趟出车,接下来,它将开往黄岩临古小学、椒江区人民小学章安校区等学校,以及一些社区、企业。

天台县平桥镇峇溪村,王逢祥在他的“逢祥书屋”里日常打扫卫生。书屋是由砖木结构的农民房修建而成,上下两层,藏有8000余册书籍,涉及人文艺术、儿童读物、农技科普等。斑驳的石墙、原木的书架,颇有古朴之风。

逢祥书屋

2015年,王逢祥去江苏旅行,在一家24小时书店里的短暂停留,令他心有触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能读书的地方,该有多好。说干就干,回乡后,他用家中闲置的房屋,开辟了一座公益农家书屋,并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屋内的藏书,一部分由他购置,另一部分来自天台县文联、天台县图书馆以及浙江工业大学的捐赠。

有了书屋,村民们读书变得自发、自觉。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大人小孩们陆陆续续来到“逢祥书屋”,找书、落座,在灯火下安静地阅读,屋外是一片虫鸣与蛙声。

周末,峇溪村变得热闹许多。周边学校来研学的学生、城里驱车来的市民,在逛完村里的游乐园、王德惠书画馆后,总会到“逢祥书屋”坐一坐,翻翻书、聊聊天,过一个闲适的午后。

路桥金大田村的许艳,正策划着“扶雅书院”装修后的再度营业。今年“五一”,这家书店就满8周岁了,这些年,它悄然改变了当地的文化生态。

许艳曾是一位室内设计师,从小有开个乡村书店的梦想。这年头,闹市区开书店都不赚钱,开在农村,有人开玩笑,“许艳你是不是脑子昏掉了”。

她才不管这些。她将金大田一座古香古色明清风格的院落,改造成田园式的书店。她的想法很单纯,哪怕亏钱运营,能让自己年幼的儿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就是赚的。

书店开张,村民起先站在门口观望。望久了,终于有人进来看看。后来,村里人都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书、买书。“扶雅书院”成了金大田的招牌,村民们出门在外,都骄傲地说:“我们村有书店,你们村有吗?”

虽藏在乡村,但“扶雅书院”却能吸引全路桥、全台州的书友前往。书店最受欢迎的阅读活动,是“午餐读书会”。书友们各带一两个菜,在书店里拼桌吃饭。一顿饭下来,大家都熟了,然后开始分享最近读过的书。

扶雅书院一角

营业在即,许艳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组个“饭局”了。

2

台州目前设有行政村3024个、社区317个。而像逢祥书屋、扶雅书院这样的农村书屋,截至去年底,已建成2552个。

在管理机制上,全市的农家书屋已基本纳入农村文化礼堂、和合书吧、和合书院及各类其他文化场馆的管理中,每个书屋配备了管理人员,以确保书屋正常开放借阅、开展阅读活动。

村民爱读什么书,农家书屋就放什么书。去年,全市通过购买、流通、捐赠等形式,为农家书屋共更新了图书27.22万册,大多为农技、文化、儿童、娱乐等门类的书籍;面向农民群体,组织开展阅读活动共计2.8万场次。

不过,城乡之间阅读资源的差距依然存在。也正因如此,“汽车图书馆”才会在台州各县(市、区)“巡回送书”。

如何进一步消弭差距?台州市图书馆流通部主任、“汽车图书馆”负责人王军飞认为,不妨确立乡村图书馆建设标准。

乡村图书馆怎么建?全省各地都在探索中,其中,宁波的经验值得参考。2016年8月22日,宁波市《乡镇(街道)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规范》正式颁布,这个标准明确了建设和保障的责任主体,并对建设效果进行量化指标的评价,有效促进了当地乡镇图书馆的发展。

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该地确立农家书屋创建与村图书分馆建设标准相统一原则,要求达到书屋面积20平方米以上、图书1500册(1200种)、报刊30种、音像制品100种、管理电脑1台等。

而一些设施成熟、功能齐全、人员落实的农家书屋,纳入到镇海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在业务模式和服务标准上,农家书屋与图书馆统一。该地还定期召开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会,并对年增图书、开放时间等作了规定。

“通过标准化建设,乡村图书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避免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进而增强农村文化事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王军飞说。

要打通乡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农家书屋,“和合E书吧”是个优质选项。所谓“和合E书吧”,是提供24小时全流程服务、融合智能设施与数字虚拟空间为一体的新型公共阅读体。在书吧前,读者可以通过借阅卡、市民卡、身份证、电子二维码读者证等多种方式借阅图书,也可以下载有声书与电子书。

“‘和合E书吧’的好处在于,它的投入小,占地少,成本相对较低,且与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互联互通,可以实现图书的流转。”台州市图书馆馆长毛旭说,有了这样一台智能设备,乡村读者能读到最新的书籍,也能通过手机预约想读的书,工作人员会将这些书投递到相应的“书吧”。

记者了解到,一台可装240本书的“和合E书吧”,费用约15万元。今年5到8月,S1轻轨的15个站点,将全部安装“和合E书吧”,其中,像汇丰王站、城南站等站点,就处在乡村或城乡结合部,可惠及附近的读者。

3

乡村阅读,尤其是针对乡村少年儿童的阅读,关乎个人的成长和乡村振兴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投入其中。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单仁慰,自2014年起,组建“守望家园”实践队,每年暑假,他都会带着学生走进乡村,一住就是一个月,一边田野调查,一边带着乡村孩子们阅读。去年,他们去了仙居县下各镇羊棚头村;今年暑假,将前往临海市桃渚镇芙蓉村和天台县白鹤镇上联新村。

“守望家园”实践队在行动

“村里有文化礼堂,而我们小教专业的学生们,就带着村里的孩子一起阅读、朗诵。”单仁慰说,“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村里的孩子会共同成长。”

单仁慰生于乡村,对乡土抱有深深的依恋。他说,传统社会的中国,乡村不缺阅读。许多官员衣锦还乡,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盖一所书院,教化乡邑子弟。宋元以降,台州的书院也大多建在乡村。当代乡村的条件,已非昔年可比,但乡贤回乡办书院的传统,到今天依然适用。

例如,临海市永丰镇的沿溪书院,是退休教师何凤仙所办。老太太少小离家,在上海念书,在安徽工作,退休后,放弃城里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到老家永丰镇沿岸村,将老宅四合院修缮起来。

2018年,四合院修缮完毕,何凤仙又将它改造成乡村图书室,供附近孩子们免费借阅。第二年,图书室挂牌“沿溪书院”。

“我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希望孩子们能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了鼓励孩子们多阅读,何凤仙想了一个奖励方法,每阅读超过一小时,就能获得一颗红星,累计超过30颗可以兑换一本课外书。

书院有一本借阅记录本,详尽记录了孩子们的借阅图书情况。到去年底,已有445个孩子的名字出现在本子上,借书3000余次。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何老师这样有情怀的乡贤,在乡村推广阅读。”单仁慰说。

天气好的日子,王逢祥沿着村附近的小河放图书,每隔一段距离放一本。有村民看到了,拿起书,边走边看,跟着河水流淌思绪。“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王逢祥说。

许艳忙着给“扶雅书院”的会员们写信,告诉他们店里猫猫狗狗的近况。她突然想起,多年以来,总有村民问她,读这些闲书有什么用?

“我们常以‘有用’或‘没用’来评价这个世界,当读书不能给我们带来现实利益时,它就没用了吗?”许艳说,“我时常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被它所感动,哭得稀里哗啦,可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内容,好像没用了。但我相信,这些没用的东西,终将印刻在我的灵魂里,我的生命因而闪闪发亮。”

在乡村阅读,又不止阅读

柔川是一本打开的书。阅读柔川,你可以走进望川书房。

望川书房,一个黄岩西部山区的乡村书房,地处柔川景区——黄岩区屿头乡沙滩老街里。

去年年底,在新潮和古典的碰撞下,望川书房迎来了蜕变。在乡村书房里,这里不止阅读,还有乡村书房的另一面。

望川书房

翻开望川

乡村书房,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乡村”二字。

望川书房坐落于大山之间,身处老街,南临柔溪。它的出身地——乡村,决定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在某种气质上,乡村和阅读是契合的,它们都能给人以慰藉。

在一个乡村书房,能阅读到什么书?

望川书房目前有藏书1.5万余册。望川书房请村民点单来选书,根据需求,增加了政策类、农技类、法律类、少儿类读物和数字读物的配置。周末和寒暑假,是望川书房的阅读高峰,这里聚集了村附近的孩子们,为此,书房还特地配置了500余册儿童绘本。

离望川书房不远的上凤村,是当地有名的果木种植基地。书房通过公共图书馆定期轮换、通借通还体系,引入了上百多册介绍罗幔杨梅、白沙枇杷等新优品种种植管理技术的图书,果农可以通过阅读提升技术,打开眼界。

除了阅读空间,在望川书房,我们还看到了乡村书房更多的可能性。

去年年底,望川书房在原沙滩村农家书屋的和合书吧板块基础上迭代升级。增设了文创展示区、活动分享区、新书展销区、咖啡吧台等多个区块,成了一个高颜值、复合型、能引领生活方式的乡村文化空间。

望川书房

沿着木质楼梯,走上望川书房二楼,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活动分享区。依托暑期春泥计划,这里开展过启蒙礼暨经典诵读、我是小小书香大使、伴你成长等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分享会,不断开阔孩子的眼界,在当地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今年,望川书房还制定了全年文化主题活动,涵盖亲子教学、名家领读、作家讲座、主题沙龙等多种形式,能让更多村民、游客、阅读爱好者,走进书本,走进望川。

文旅融合

“望川书房,简单讲是‘望向山野遇见柔川’,向往自然慢生活。从深层意思上来讲,是仰望柔川书院,传承当地的文脉。”望川书房的主理人韩文介绍,望川书房的来访者,除了本地居民,更大一部分是游客。

自从望川书房有了新业态,这里迎来了更多的阅读者。

是游客,也是读者

2023年春节到正月十五期间,望川书房累计吸引参观者2万余人次。游客走进望川书房,翻阅一本书,品一杯茶,邂逅一段时光。

过去的三个月,韩文结识了不少游客。他们的肯定和认可,让他看到了乡村书房的潜在魅力。

一位游客,是临海人,一名退休老人。望川书房升级后不到四个月时间,这位游客来了三回。

第一次他走进书房,只是为了歇脚;第二次来望川书房,他和朋友在这里围炉煮茶;第三次,望川书房对面的梨花开了,老人带着一群朋友坐在书房里,看书赏花。

一位游客,是在温州的屿头人,随浙东南房车活动来到老街。踏上故土,当她站在书房门口,看到大大的“屿头”两字,突然泪流满面。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游客因为柔川景区,认识了望川书房,而后因为望川书房,为景区带来了更多的流量。

“将柔川景区的公域流量,转化成望川书房的私域流量,是书房接下去将要探索的事情。”韩文告诉记者,只有将更多流量引到望川书房,这里的书才有更多被翻阅的机会,书才能活起来。

“我们把沙滩老街里的资源整合起来,最后在望川书房这个空间里实现。”过去几个月时间,有学校的老师在书房二楼进行读书交流分享;上千名椒江的学生来景区春游,最后聚在望川书房,学习拓印、做手工馒头;妇女节,有很多女性围在书房围炉煮茶。

这段时间,望川书房的小院正在装修中,小院有羊肠小道,有团簇的绣球花,小院对面便是柔溪。韩文想用望川小院,一个新的阅读活动空间,留住更多的游客。

不久前,望川书房的竹筒奶茶和宋韵咖啡,还参加了台州市第二届文化创意精品展活动。“我们推出了望川咖啡宋韵系列,有宋服之冠、沙埠青瓷、瑞隆感应塔、五洞桥,我们把黄岩当地的文物和景点与咖啡的拉花相结合。现在竹筒奶茶很红,我们把当地的文化做成标签,黄岩西部山区有的是竹子和手工艺者,我们想做关于竹子的文创产品,带动山区农民共富。”韩文说。

今年春节,韩文在望川书房门口,贴了一副字“秋水我在望川等你 煮一壶茶喝一杯咖 读一本书把情叙叙 望野遇川只因有你”,相信游客走进这间乡村书房,能期待的,不止是阅读。

深一度

地偏心自远

读到一篇报道,谈到城市里的书店主打“美”字。装潢考究,处处精品,一家比一家美得夸张。因为追求美,这些书店成本激增,但也成为“网红打卡点”,收获了人气。

都市生活,能在手机短视频等媒介诱惑之下进行电子阅读尚属难得,遑论去书店买书、看书。所以都市书店极少以“卖书”为主要营收手段。

对比之下,乡村书店自然散发出清新的本味。

书店本来就是安静的空间,设立在乡村的书店,那简直可谓是“阅读的极乐世界”。

倒退几年,我都不会信,台州可以有窗明几净的乡村书店。城里那些努力“网红化”的书店,尚且在收益与亏损之间如履薄冰,把书店开到乡村去,真的靠爱发电吗?

然而事实是,现在确实有这样的乡村书店,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读者的支持。这些乡村书店或者农家书屋,可以自信地用书装点空间,自在地营造恬淡的氛围。

陶渊明名句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哪个读书人不向往?但又有多少当代的读书人,在眼下的环境中能随时进入这个境界呢?

前两年,单位疗休养时我选择了杭州,想着难得有一周无需工作,因此带了几本长篇小说。酒店位于西湖深处的山脚下,每天我除了在泳池游泳,就是骑共享单车在西湖畔的树海中寻找适合的阅读角落。偌大的西湖,为我连续提供了四天畅快至极的阅读。

读到酣畅处,感觉静谧的现实空间逐渐“消失”,自己所在之处是不断变幻的故事场景。看到感慨时,抬头看天、看湖、看树,所思所得源源不断自意识内外相互交融。

自我是什么?自我往往就在深度阅读时出现。在这次西湖阅读前后多年,我都没有过如此清晰地“见自己”的感受。而这样的体验,中学、大学时一直是我生活的常态。

在安静的空间里阅读,在偏远的乡村阅读,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自然能顺利地进入“因阅读而见自己”的心理享受中。现代社会不仅产生了各种纷扰,其实也提供了各种安静的角落。

乡村书店,就是非常珍贵的人文馈赠。

台州乡村自有得天独厚之美,或在山里,或在海边。曾经这里的孩子,需要双脚泥泞、风尘仆仆才能触摸到书。而现在,敞亮的书店、充足的书籍就在村里等他们去阅读。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去乡村旅游,他们希望享受的是暂时的安宁。而那些在山里、在海上阅读的孩子与成人,他们拥有的是长久的宁静。

做不到“心远地自偏”,那就去感受“地偏心自远”,也能徜徉在同样的诗意里,去往一样的远方。

部分图片为采访对象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